ztfd.png ztsx.png ztzc.png dy.png

西安未央区求真务实落实“四个转变”做好棚改各项工作

西安未央区求真务实落实“四个转变”做好棚改各项工作

时间: 2016-12-12 07:3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dy.png
  今年以来,西安未央区严格按照西安市城改办年初在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转变”的要求,始终坚持以重点项目带动城改,以城改推动重点建设的基本思路,将“城改是最大的发展,回迁是最重的民生”落到实处,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区域城改工作。
  集中攻坚 完成目标任务让群众安心
  为加速建设国际化中心城区,打造高品质幸福未央,未央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和“城改是最大的发展,回迁是最重的民生”的工作理念,以全面快速推进全域高水平城市化为主线,将城(棚)改工作提升到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建立明晰的城(棚)改工作责任体制和联合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凝聚共识、集中攻坚、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举全区之力推进城(棚)改工作,确保群众顺利回迁。
  据了解,未央区今年的城改工作,汉城街道尤为突出,汉城街道的回迁安置工作已连续两年排名全区第一。据了解,汉城街道先后完成了21个村的城改拆迁工作,其中北客站范围8个村(西三、东营、西二、西一、西长吊、东长吊、北党、麻家什字村);经开区范围12个村(杨家、贾村、刘家、郭家、青东、青西、朱宏堡、南党、三九、蔡家、北李、全家);遗址区范围1个村(罗家寨);拆除面积近400.3万㎡,动迁群众4357余户16093人,无形改造共完成20个村。截至目前,辖区已完成20个村的回迁安置工作,共计3992户,14531人,安置房屋14121套,安置面积约140万平方米。汉城街道遗址外城改项目已全部实现回迁安置。
  求真务实 落实“四个转变”让群众顺心
  今年年初,市城改办提出了今年棚户区改造的“四个转变”要求,未央区委、区政府将城改工作当成重点民生事项来抓,成立了区加快推进回迁安置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融资招商组、市政建设组、环境保障组。各小组相互协调,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定期召开研讨会,发现问题,落实到人,督查督办,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未央区积极探索,不断拓宽资金渠道。首先,设立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专项基金,重点解决安置房建设以及群众过渡费发放的资金问题。其次,对安置房建设进度良好的项目,争取市级有关部门返还相关监管资金及保证金,并优先用于群众过渡费发放工作。此外,积极搭建融资平台,邀请银行、信托、信贷等融资机构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与此同时,加强与国开行联系对接,加快手续办理,争取棚户区贷款资金,进一步加大汉都新苑、东四村等项目的投资力度。按照从单个项目策划向区域整体规划转变的要求,未央区积极探索清盘引商工作。首先对辖区内改造项目中长期未启动和未开工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摸排,根据各项目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其次,积极探索政府接盘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并探索未开工或部分未开工回迁安置项目购买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现有房源或购买其他房源的路径,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消化存量房源的要求。此外,由区经贸局负责,对需清盘的项目根据区位、地理、产业优势进行策划包装,全力做好清盘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未央区还协调区级各相关部门予以配合,严把关键节点,倒排办理时间,加快工作节奏,加快手续办理。对于区级权限外的事项,积极主动协调市级有关部门,争取市级部门的支持,加快办理节奏,全力推进手续办理工作,确保回迁安置工作有序推进。
  除了在项目建设上的努力,未央区还不断加速市政配套建设。认真梳理全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市政配套情况,积极协调各级部门及开发企业,全力落实安置项目水、电、气、暖等市政配套,保障回迁群众日常生活。不断加强对社区学校、医院、超市、办公和活动用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争安置房竣工时同步完成配套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未央区积极协调规划、国土、维稳办、安监局等多个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加强服务协调、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制,不断优化建设环境,确保项目建设平稳有序推进。此外,未央区不断强化考核督查,通过“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实行季度通报制度”、“增加回迁安置工作考核比重”、“多形式开展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等措施,全力保障城改工作顺利进行。
开拓创新 提升棚改品质让群众放心
  在工作中,未央区始终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把群众利益最大化作为改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在安置房质量及配套设施等硬件方面,做到了让群众安居乐业,在软件建设方面,社区服务跟踪配套,包括社区党建、社区日常的“四点半”课堂、老年科普大学全面建设。多年来,未央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品质西安”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此外,汉城街道在陆续开展为民服务代理制、便民服务限时办结制、党员进社区等活动同时,成立了汉城爱心帮扶联合会,健全了救助体系,开展了群众宣讲、道德讲堂、“市民大舞台”、“社区嘉年华”等文化活动,努力提升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张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