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全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努力实现群众安居梦
近年来,铜川市在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中取得较大成效。据统计,到今年7月底,铜川市已有4.5万户、14万住房困难群众喜迁新居。
铜川由于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了267平方公里的采空区、沉陷区和滑塌区。过去,有近4万户群众居住在这些危险地段和棚户区的土坯房、砖木瓦房、牛毛毡房内,居住环境差、安全隐患多。
从2003年开始,铜川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滑塌区群众整体搬迁工程,2008年开始建设廉租住房,2011年启动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2008年以来已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批7.7万套(户),共计480万平方米。
据悉,今年7月底,铜川已累计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4.5万套(户),基本建成0.8万套,还有2.4万套正在建设。通过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已累计保障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1.68万户,发放补贴资金1.6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3.44平方米,位列全省前三位。
铜川市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在改变城市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人口布局合理调整、平抑房价、解决群众住房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5年新建商品房均价保持在每平方米3200元左右。2011、2012、2013年分别被评为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一等奖、三等奖和二等奖。
今年以来,铜川市住建局扎实推进各项保障房建设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制定配套政策,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二是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三是坚持好房子、好环境、好服务的标准,加强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四是严格审查,阳光操作,让政策真正惠及困难群众。7月底,全市已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1381套(户),完成投资18.22亿元,已分配入住7984户。(来源:铜川日报)
责任编辑/张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