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fd.png ztsx.png ztzc.png dy.png

解锁制约棚改“桎梏” 拉开新一轮棚改序幕

解锁制约棚改“桎梏” 拉开新一轮棚改序幕

时间: 2014-09-16 07:29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dy.png
积极推进新一轮棚改
刘卫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13年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从2013年到2017年“再改造1000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此轮棚改的特点是目标更加明确、政策系统性更强。第一,既通过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明确了此轮棚改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及对棚改内容、范围和类别做出的规定,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进行了具体实施安排。第二,国家各主管部门在财政资金补贴、税收减免、信贷支持、企业债券、安置补偿、民间资本等各个方面都出台了相应政策。第三,今年4月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确定由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专门机构,具体实施对棚户区改造的贷款支持。
  同时,各地政府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探索破解棚改难题。例如,成都市探索以“群众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的居民“自治改造”模式。在模拟拆迁阶段,拆迁意愿率、模拟签约率需达到一定比例后,才能正式对该片区实施拆迁。由群众选举的自改委全面参与拆迁过程,将所有被拆迁群众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减少拆迁方与被拆迁方的矛盾,从而使棚户区改造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棚改政策发展过程及特点分析
张锋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
  起步和探索:2005年,建设部印发《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多种方式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2007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整治一律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全面启动: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扩大内需10项措施,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林区棚户区、垦区危旧房和煤矿棚户区改造全面启动。2009年,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棚户区改造实行实物安置与货币补偿相结合,由被拆迁人自愿选择;采取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支持、群众自筹、市场开发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税费政策支持力度,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适当减免入网、管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2012年,经有关部门研究,将铁路、钢铁、有色金属、黄金等行业棚户区纳入棚户区改造政策支持范围。
  加大支持力度:2013年,新一届政府提出,要在过去5年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的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安排资源枯竭型城市、独立工矿区和三线企业集中地区棚户区改造。要求市、县人民政府结合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等,科学合理确定安置住房布局,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特别是要求配套设施应与安置住房同步规划、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从棚户区改造政策发展过程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棚户区改造范围不断拓展。从最初的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逐步扩大到林区垦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二是中央补助力度逐年加大。三是土地、税收和信贷等支持政策逐步完善和细化。四是棚户区改造的安置补偿体现了让利于民的政策。五是棚户区改造成效明显。
棚改,现阶段住房政策重要内容
刘洪玉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
  政府的住房政策,从过去以市场调控为主,转变为以棚户区改造、住房保障和住房供应体系建设为重点。
  棚户区改造及其发展历程
  作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棚户区改造包括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含煤矿)棚户区、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垦区危房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建设用地供应、财政资金投入、税费减免、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据统计,在2013年改造各类棚户区320万户的基础上,2014年计划改造规模达到470万户。棚户区改造在不断加速,推动力量空前。
  棚户区改造的作用和意义
  棚户区改造,具有保障改善民生、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效益。据调查,在各类棚户区的居民中,中低收入家庭比例高,下岗失业和退休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实施棚户区改造,有利于加快解决上述家庭的住房困难。通过户均45平方米以上的“保底”安置,明显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条件与环境质量,实现了“住有所居”的住房政策目标。
  棚户区改造的国际经验
  目前,联合国人居署在发展中国家推动的棚户区改造主流模式是:建造负担得起的住房以及与住房有关的基础设施,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或改造投资,鼓励居民自助建房并提供财政补贴和微小金融支持,强调居民参与。发达国家则将政策重点转向为危旧公共住房相关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财税补贴和金融支持。
  总之,在当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城镇化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大背景下,通过实施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可以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