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fd.png ztsx.png ztzc.png dy.png

科学布局提供政策保障 着力盘活住房保障“存量”

科学布局提供政策保障 着力盘活住房保障“存量”

时间: 2014-09-11 07:2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dy.png
  今年以来,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交易低迷,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待售房库存增加,一直走高的房价开始回落,一些县域城市由于市场饱和,供求关系趋向恶化,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保障性安居工程迎来了调结构、转方式的有利时机。
  长期以来,保障性住房都是在做“增量”的文章。岁末年初,层层下达建设任务,各城市划拨土地,筹集资金,按规定指标建设保障房。近年来,土地供应日趋紧张,拆迁费用逐年上升,工程建设成本不断增大,单纯建设的路子越走越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抓住当前楼市供需格局变化的机遇,回购商品房、二手房将其转化为保障房,可以有效盘活存量,创造多方共赢的局面。
  首先,有利于缓解市场压力。保障房需求量较大,即便部分回购也具有一定的数量规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化库存。目前,不少城市政府相继推出放开限购等救市举措,在各种选项中,回购商品房用以住房保障的方式应是最快捷有效的途径。
  其次,有利于提高保障房的宜居水平。就许多城市目前的现状而言,即便是可以任意挑选新建保障房的位置,事实上也没有了理想的区域和地段,只能越来越偏远。相比之下,商品房和二手房位置适宜,配套设施完善,将商品房和二手房变身为保障房,困难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服务和生活,得到更多的实惠。
  最后,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省成本。市场调整期内,商品房及二手房价格相对低廉,回购后即使由于面积等原因需要改造,如算上土地成本,实际出资额一般也不会高于新建同样数量的住房,倘若再加上保障房小区日后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回购房价格成本应该还会更低一些。而有些房改房收购后,甚至无须改造就可直接投入使用。在数量相同的前提下,将计划用于建设保障房的资金用于购买商品房和合适的二手房,完全可以满足需要。更重要的此举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改善土地供应紧张的状况。
  盘活存量住房是篇“大文章”,必须科学规划布局,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和组织实施。一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上级下达住房保障任务时,宜将建设指标改为筹集指标,不具体要求开工、竣工多少套保障房,只规定筹集量和保障户数,给下级留下足够的运作空间。二是统筹兼顾。根据住房保障需求及资金承受能力制定计划,既要考虑价格,也要注重实用;既要关照当前,也要顾及长远。回购的房源酌情即时使用或作为日后的储备。在一些商品房积压较多的县城,应停止或大部分停止新建保障房,改以全部或大部回购为主。如条件允许,资金充足的地方可适当扩大收购量。三是贯彻节约的原则。尽可能地选择位置面积适中、配套设施齐全、改造量较小的房源,力争最高的性价比。(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