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住建局多措并举推进行业清源工作
本网讯 2020年以来,汉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扫黑除恶“行业清源”为契机,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硬举措”啃“硬骨头”,向顽瘴痼疾开刀,全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全面消除行业监管“真空地带”,善作善成,为行业风清气正、百姓安居乐业保驾护航,确保决胜收官之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胜。

周密部署明方向
为全面打赢扫黑除恶这场硬仗,该局先后5次召开党组扩大会部署行业清源工作,明确将建筑业招投标交易、房地产业违规经营、物业服务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作为重点整治的三大领域,集中精力啃下“硬骨头”。
一方面全面梳理前期办结的乱象线索,进行再核查再整治,串并分析隐藏在幕后的涉黑涉恶线索;另一方面结合督导调研、行政执法、信访调解等日常工作,明察暗访深入建筑工地、居民小区和开发、物业企业,广开言路、广辟渠道深挖涉黑涉恶涉乱线索。通过抓好线索核查、一案一整治制度落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线索问题、整治措施、建章立制“三张清单”,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全力破除难点、堵点和盲点。目前,梳理出的91条乱象线索已全部达到了线索“存量攻坚清零、增量动态清零、总体清仓见底”的要求;市县两级住建部门在集中整治17件“三书一函”反馈问题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自查监管短板,再次掀起了行业治理的高潮。

严管重罚治乱象
本着“不获全胜绝不松劲懈怠,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的决心,该局在巩固前期专项斗争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个别行业乱象出现反弹苗头的情况,连出重拳,严管重罚。特别是在建筑市场领域,对围标串标、强揽工程、恶意阻止投标人进入开标现场,威胁、强迫中标人放弃中标或转包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按照制定印发的《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投标专项整治方案》,该局抽调专人对全市11个县区128个项目和21个在建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抽查;拉网式对全市118家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机构的办公场地设施情况、社保缴纳情况、企业在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最高限价过程中的计价行为等进行全数检查;划定时段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2489个招标项目(含400万以下)进行逐一检查。通过3次大检查,共清退汉中建筑市场企业6家、限制招投标活动企业14家、扣分处理企业40家、约谈企业5家,有力地促进了标前和标后监管,营造了公开透明的招投标环境。同时,紧密结合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累计抽检项目40个,约谈违规企业3家,处罚10万元。对未办理土地及规划手续的4个在建项目及时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对未办理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的8个在建项目,依法依规处罚205.5万元,有力打击、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了建筑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联合执法聚合力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销售、房地产中介、物业服务等房地产领域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是群众反映投诉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该局今年先后联合市场监管、住房公积金、公安部门对房地产领域乱象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售楼项目是否取得预售许可、是否执行销售现场公示制度、是否及时为客户办理购房合同网签备案、是否存在泄漏倒卖购房人信息等内容,切实规范房地产企业经营行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目前,已集中检查汉台区和市经开区41个开发楼盘,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9件,《督办通知》6件,约谈相关企业负责人13次,对拒不整改或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开发企业停办房产业务1次;责令企业全数退还违规收取的购房订金、诚意金、认购金等170余万元,并针对发现的部分问题线索及时抄告城市管理部门限期整改,立案处罚2起。与此同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社区开展了物业行业乱象整治,对汉水名城阅府、紫薇公馆等小区物业乱收费、信息公示、物业招投标、电动车乱停乱放、小区通信接入服务、消防设施设备等11个方面开展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3个小区下发整改通知书并严格督促其整改达标。此外,积极加强部门间协作交流,建立协作机制。与不动产登记部门对接,推进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互通共享;与法院加强联合监管,解决商品房项目停工烂尾问题;与公安、网信、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乱象专项整治等,极大地提升了行业清源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信用约束促规范
行业乱象是滋生黑恶势力的重要土壤,存在的问题不解决,黑恶势力“打而又生”的怪圈就会重演,而加强信用约束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为此,该局制定了以信息公示通报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措施,提出了“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的严管目标。
在房地产管理方面,根据《陕西省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了全市房地产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措施。其中,企业信用加分标准从开发业绩、开发项目质量性能、获奖纳税情况、履约诚信水平等8个方面评定,信用扣分标准从资质、项目建设、商品房预(销)售、前期物业等5个管理行为表现进行评定。今年该局已对全市31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了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共评定一级(优秀)信用企业55家、二级(良好)信用企业128家、三级(一般)信用企业111家、四级(差)信用企业22家。对22家四级信用等级的企业记入信用档案,并强化日常监管力度。此举使企业加强了对自身信用评定的重视,促进了企业自律,也为企业进一步优化管理、规范经营提供了动力和活力。
在物业管理方面,依据《陕西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汉中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以物业服务企业在管理活动中的履约、管理、服务水平等情况作为评定标准,定期对物业企业进行评分评级,并对评级为优的企业提供激励政策,评级差的企业限制市场行为,为物业资质取消后的物业行业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抓手,将有效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维护广大业主合法权益,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建章立制管长远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行业清源需要长期发力永续坚持,而制度和机制才是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该局坚持“边扫边治边建”的原则,认真分析梳理行业乱象及漏洞,举一反三,总结行业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经验做法,深入查找监管短板弱项,不断创新和完善行业监管长效机制,力争从源头上做到标本兼治。
截至目前,该局已先后建立完善了61项长效监管机制,涉及建设工程招投标、商品房预销售、施工质量安全、物业企业管理服务、农民工工资支付等多个方面。如加强招投标全过程监管,印发了简化招投标办事程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招投标活动监管的工作通知,并制定了评标专家管理办法、开标评标区管理规定、交易信息发布细则等;为规范商品房预销售,保障群众利益,制定了车库车位预销售管理、房屋面积管理、预售资金监管、预售许可合同网签备案、房地产企业资质申报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为加强物业企业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针对前期物业服务招投标、物业服务合同备案、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印发规范性文件;为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与人社部门共同制定了农民工实名制、工资按月代发、限制欠薪企业招投标、工程款支付担保等办法。这些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的制度举措创新,不仅提升了住建部门的行政服务水平,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付江星 通讯员 王苗)
责任编辑/马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