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吴堡、生态新城 陕西省园林县城——吴堡县
本网讯 园林城市创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要求,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载体,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绿色、韧性、人文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省住建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园林城市创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综合考评,省政府日前印发通报,决定命名彬州市等4个市(县)为“2021年度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县城)”。在此,特刊发各市(县)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互鉴、比学赶超、共同提升,助力全省城市高质量发展。
吴堡:描绘山水共融美好画卷
近年来,吴堡县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抓手,以增强环境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县城品位、塑造县城形象、改善县城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加快绿化建设、完善绿化布局、提升景观档次、增强生态效益为重点,坚持“政府组织、全民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绿化档次明显提升,人居环境得以全面改善。一个基础完善、功能齐全、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新型县城已初步形成。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吴堡县位于陕西东北部,枕黄河东陲,扼秦晋要道。总面积420.85平方公里,总人口8.4万,其中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7万。为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有效推进创园工作,吴堡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挂帅的创园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建设“美丽吴堡、幸福吴堡”的奋斗目标,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制定了《吴堡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出台了《吴堡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吴堡县城市绿线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措施规章制度,严格实施绿线管控管理。按照生态林、产业林、城市景观林“三林并重”的原则,随点布绿、沿线增绿、借面扩绿,实现山体公园相映,城市绿地共享的绿色生态意象,倡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争做创建园林城市的宣传者、守护者。

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县城绿化。吴堡县坚持大思路谋划、大政策保障、大开放促进,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设的思路,逐年加大绿化工程投入,累计投入资金3.7亿元,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带领全县人员义务植树140万株,植树成活率95%,保存率90%。五年来,全县新造林面积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38%,目前建成区绿地面积93.31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33.19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27.58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1.1%,绿化覆盖率达35.5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1平方米。建成县级园林式单位11个,县级园林式居住区15个。如今的吴堡,绿色已经成为主色调,描绘着生态宜居的新风貌。

加强环保力度,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吴堡县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成果显著,绿色正在改善着生态和人居环境,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吴堡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推进煤改气、餐饮油烟治理工程,实行餐厨废弃物统一收集、运转、处理,加强道路扬尘管控,落实建筑工地6个100%。同时,加强了主要街道、繁华地带的保洁工作,实现了道路机械化清扫和人工清扫有机结合,垃圾及时回收,洒水车定时工作。2021年,吴堡二级以上优良天数共272天,优良率达74.9%。吴堡天空澄澈,街道干净整洁,面貌焕然一新。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决定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吴堡县高度重视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站等市政设施的运行和监管工作,加快实施天然气入户、锅炉煤改气、水冲厕所改造、山体亮化等市政设施。目前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1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94%,县城区供气管网覆盖率达90%,天然气用户覆盖率92%以上,城区用水普及率96.31%,水质合格率98%,道路亮化率100%,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5.68平方米,每平方公里拥有公厕6座,每万人有公交车6辆,市政基础设施完备,监管到位,城市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为了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吴堡县坚持建设和管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和人文并重的管控原则,以打造“生态吴堡、绿色吴堡”为主题,把“天蓝、山绿、水碧”的理想家园一步步变为了现实。(厅管理处供稿)
责任编辑/何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