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fd.png ztsx.png ztzc.png dy.png

西安市:努力补齐建设短板 助推县城高质量发展

首页>住建资讯> 地市动态

西安市:努力补齐建设短板 助推县城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2-12-29 17:5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dy.png
本网讯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住建厅的有力指导下,西安市积极落实县城建设的指示要求,把县城建设作为提升县城承载力的重要抓手,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契机,精心谋划县城建设的“大文章”,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的“小举措”,凝心聚力,踔力奋进,久久为功,县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用群众的话说:桥梁架通了,道路拓宽了,出行方便了,环境变美了,心里亮堂了,更舒适宜居了,幸福感更强了。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组织领导
县城建设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推进县城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补齐县城建设短板弱项有效途径,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保障。站位的高度既决定行动的力度,也决定落实的程度。县城建设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区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住建部门统筹抓,配合部门协同抓,调配精兵强将,建立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建设方案,夯实责任分工,加强督导检查,群策群力推进县城建设。
积极统筹谋划 储备建设项目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县城建设是一盘大棋,需要从全局出发、小处着手进行谋划、筹划,大规划中有小项目,方能有条不紊,序推进。一是编制规划统县城建设。指导各区县编制县城建设中期规划(3-5年期),明确总体目标、建设路径、项目类别、区域分布、工程规模以及相关控制性要求等,推动县城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二是摸清短板谋县城建设。坚持全局谋划,系统思维,督导区县针对实际情况,重点在市政基础设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公共停车场、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沟)等方面,作为补齐县城建设短板弱项的着力点,摸清县城建设的底数,建立短板弱项台帐,做到有的放矢。三是项目推进促县城建设。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工作思路,“一县一清单”,依据资金总量,区分轻重缓急,优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协调,高质量、高标准抓好县城建设。

多方募集资金 改善基础设施
“一技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由于历史原因,县城基础设施、民生项目欠账较多,资金缺口也较大,仅靠财政投入显得力不从心,还要多方挖潜,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统筹推进县城建设。一是积极申请财政资金。2020年以来,中和西安市财政共投入长安、临潼、高陵、阎良、鄠邑区及周至、蓝田县等五区二县老旧小区改造约22.6亿元,长安区申请中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亿元。周至县被省政府评为“2021年度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获批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县城建设。2022年市级专项安排5000万元城建计划资金支持蓝田、周至两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充分利用政策贷款。为弥补财政资金不足,确立 “财政投入为主、政策性贷款为辅、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的县城建设工作思路,开动脑筋,广开渠道,募集资金,积极申请中省政策性贷款,缓解民生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长安区包装项目积极联系国开行贷款6.5亿元;周至县申请新开发银行贷款2000万美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贷款2500万美元,抗疫国债7400万元,获市财政担保一般债券1亿元,县财政担保一般债券2200万元,县域经济专项建设资金5425万元;蓝田县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9800万元;临潼区发行专项债8000万元,争取抗疫国债7159万元,专营单位(弱电单位)投资约600万元;高陵区区级发行债5000万元,用于改善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三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强与专业咨询机构合作,充分发掘县城建设项目的亮点和收益点,把握好国家政策和方向,运用金融工具,吸引社会资本,“贷”动项目建设。2022年,周至县县城投公司与农发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积极对接,包装策划一批项目,有效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周至县盘活县城资源,加快县纸厂、橡胶厂等老旧厂区开发,加强与央企、国企的合作,吸引资金流入,共同开发建设,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强化督导检查 狠抓工程质量

三分谋划,七分落实”。注重运用督导手段,加强全过程监督,确保县城建设项目落实落好落出成效,工程优质,群众满意。一是跟踪问效经常督。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县城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区县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夯实各主体责任,狠抓项目落实。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对县城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工作滞后进展缓慢未达规定时序进度的区县,及时进行约谈提醒,确保按时序要求圆满完工。二是聚焦难点重点督。强化督帮一体,围绕重要节点和滞后任务,紧盯工作推进中的“肠梗阻”,先后展开对阎良区、鄠邑区、周至县重点督导帮带,协调解决手续办理、政策兑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导各区县扛牢工作责任,优化工作措施,倒排工期,抢抓进度,全力冲刺收官,真正把民生工程做成放心工程、精品工程、满意工程。三是围绕任务衔接督。坚持系统观念,督促各区县总结盘点全年工作情况,结合省市相关部署要求,深层考量、系统谋划明年工作。要求各区县深入分析、查漏补缺,综合谋划2023年县城建设重点任务和落实举措,无缝衔接好岁末年初相关工作。

加强绩效评估 打造满意工程

“行百里者半九十”。县城建设项目完成只是完成工作的上篇文章,还要持之以恒抓好绩效评估、经验总结、宣传报道等下篇文章。一是抓好绩效评估。积极开展年度城市体检评估工作。依据《关于印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试行)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陕西省县城建设评价标准》,突出项目的核心、载体作用,开展县城建设年度总结评估。二是抓好经验总结。指导周至县从县城体检找短板、项目包装策划、统筹时序进度、项目落地实施、日常监督管理、绩效评估考评等方面细致梳理总结县城建设的经验做法,为全市其他区县县城建设摸索路径,提供有价值经验参考。三是抓好宣传报道。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各种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县城建设取得的成效,取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县城建设,按照“美好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发展理念建设县城,让人人都成为县城建设的参与者,人人都是县城建设的受益者,形成政府、社会、群众良性互动循环,齐心协力共建舒适宜居的美丽县城、群众满意的幸福县城。(付江星    通讯员    白军荣

 
                                                                                                                责任编辑/何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