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fd.png ztsx.png ztzc.png dy.png

陈波:锻造尖兵 建功支点丨标准引领筑城 造价创新改革

陈波:锻造尖兵 建功支点丨标准引领筑城 造价创新改革

时间: 2025-09-08 09:3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dy.png

编者:近日,住建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所长陈波同志应邀参加湖北省住建厅举办“荆楚营建大讲堂”作专题讲座。我们转载相关内容,分享给大家!


陈波以“标准引领 造价创新 铸就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题,系统阐述了标准造价工作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深入交流了标准引领和造价创新发展的路径思考。

标准造价工作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中作用重大,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是创新发展、保障民生、推动绿色转型的必然要求。截至2024年,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拥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共12000余项,为城乡规划、工程勘察测量、房屋建筑、市政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标准造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对标准造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体系要及时调整,做好支撑,更好发挥统筹作用。标准化工作机制要也要进一步调整,满足特色发展,注重治理、统筹协调的新要求,适应城市发展动力、工作重心、工作方法的转变。要持续系统研究国际先进标准,加强比对研究,积极推动标准国际化。要着力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动形成全国工程市场化计价机制。  要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更好运用标准加速新型建造方式推广,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引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坚实力量。改革工作理念,转变制定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的理念,树立既管“建设环节”更管“使用环节”的“全周期标准化”理念,推动标准化对象由工程项目向城乡一定区域转变,标准由“过程控制”向“结果导向”转变。创新工作机制,研究探索“合规性判定”机制,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开通渠道。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准融合发展的路径,积极推动标准国际化。优化标准供给渠道,促进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夯实工作基础,更好利用基础科研、数字化工具提升标准水平,推动标准智能化应用;在标准化理论等方面加强投入,推动标准数据中心建设,探索建立面向标准编制的科研数据库。2020年,住建部办公厅印发《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推行“清单计量、市场询价、自主报价、竞争定价”的计价方式,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湖北省作为五个试点省份之一,在数字化建设、过程结算、造价数据积累等方面取得多项改革成果,为全国推行造价市场化改革创造“湖北经验”。  当前普遍执行的定额计价是以政府发布的定额计价为基础,实质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与市场价格中要求“市场定价”本质要求不匹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必须坚持逐步建立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建立工程造价市场化交易机制,关键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市场定价”。正确处理好造价管理中“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和“发承包价格管理”的关系,把准政府要求和市场需求。“政府管住投资、市场定好价格”宜是工程造价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目标。  当前,造价市场化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推动形成市场化价格竞争机制,深入研究最高投标限价的定位和作用;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模式,贯彻新版工程量清单标准,统一工程项目划分、特征描述、计量规则和计算口径;逐步加大造价指标指数的应用,优化概算定额、概算指标、估算指标的编制发布和动态管理;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建设,实行统一登记、赋码管理,强化工程造价数据收集;完善全过程造价服务和计价活动监管,鼓励造价工作重心从实施阶段向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转移。40多年来,标准定额研究所始终围绕住建部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法规政策研究、标准编制统筹管理、标准造价改革、标准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效。未来,标准定额研究所将进一步做好标准造价技术管理工作、加强标准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标准造价国际化、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开展标准造价数据中心建设。

最后,陈波指出,面对城市发展新趋势、行业改革新要求,标准造价工作应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好标准和造价的引领性、基础性作用,全力支撑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