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本站支持IPv6

【长安区】打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攻坚战努力建设美好新长安

发布时间:2019/8/23 10:05:34 文章点击数为:1044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打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攻坚战努力建设美好新长安
——长安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做法
2018年以来,长安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乡村振兴战略和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三三三”战略(建设“三园”,把大学城建成创新创业乐园,把城市建成宜居宜业公园,把乡村建成和谐美丽花园;创建“三区”,创建西安生态文明首善区、基础教育首善区、医疗康养首善区;建成“三都”,打造文化教育之都、科技创新之都、总部经济之都),努力建设美好新长安为统领,以争创国家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区为抓手,强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颜值更高了,群众幸福感更强了,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建好花园乡村,变“面子净”为“颜值高”
制定长安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三园”建设实施方案》,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区街村三级书记亲自抓,建立区级财政补助、街道补充和群众、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模式,区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花园乡村”奖补资金,着力打造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投入8000余万元,创建清洁乡村232个,实现全覆盖;投入1.12亿元,创建花园乡村112个,启动建设102个。树牢“变废为宝”的理念,教育引导农民利用旧碾盘、破轮胎、陈树根等垃圾,建造街头小景400余处。
二、治好农村环境,变“局部整”为“全域推”
强力推进“垃圾革命”,对辖区环境卫生进行全方位排查整治,整治卫生死角2600余处,清理垃圾6500余车、建材杂物乱堆乱放3600余处。投资780余万元,建设20座智能防臭高效堆肥房,每日可转化垃圾20余吨。投资5600余万元,建成11个垃圾压缩站,日处理生活垃圾1030余吨;投入2300余万元,加快5座固定式垃圾压缩站建设和3座垃圾压缩站改造提升。投入1000余万元,配备农村保洁员1928名(1个村民小组配备1名保洁员),配备密闭式垃圾箱847个、保洁员三轮车1940辆、保洁工具1928套,垃圾转运车90辆,实现村庄保洁全覆盖,垃圾收集率达到100%。
三、搞好垃圾分类,变“随便扔”为“科学分”
积极实施“户分类、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按照推行垃圾分类末端先行的原则,建立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四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入村入户开展“两次四分法”,确保生活垃圾分真类、真分类。建设五台街道西甘村全区首家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投资300余万元,为140个村庄配备垃圾分类桶8.9万套;在沿山村庄配置156个智能垃圾回收箱、设立25个绿色便民公益收购服务站,建成“垃圾银行”再生利用网络。村民在垃圾分类减量及资源化利用平台登记注册后,即可领取具有身份识别标记二维码和垃圾银行存折,建立垃圾银行账户,根据积分在附近超市兑换成日常用品。新型垃圾银行收集垃圾总积分达到1900余万分。厨余垃圾进入垃圾堆肥房;其他垃圾进入生活垃圾压缩站压缩后,运送至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或送到垃圾焚烧厂焚烧;有害垃圾暂存积量,送到礼泉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通过以上处理办法形成垃圾处理闭环。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我区农村生活垃圾减量达7500立方米。
四、抓好宣传引导,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培训部门、街道、村组干部和保洁员100余次3万余人次,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知识纳入各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早自习”培训。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开展文艺演出7场、知识竞赛50余次,绘制农村文化墙4万余平方米。在峪口开展为期3个月“保护大秦岭,垃圾分类换礼品”活动,为进山市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垃圾分类技巧、现场兑换礼品。把农村垃圾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和道德评理会,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做到垃圾不落地、长安更美丽。
五、立好规章制度,变“管一时”为“利长远”
建立观摩制度,组织大规模清洁乡村、花园乡村观摩3次,现场打分排名。建立督查制度,由区重大项目服务中心牵头,定期对农村垃圾治理进行跟踪问效6次。建立监督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监督。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各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年度考核,定期评优罚差,对10名街村干部进行诫勉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