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本站支持IPv6

搬出大山沟 扶上小康路

石泉县强力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3/5/14 8:06:05 文章点击数为:607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本网讯 秦巴苍莽,汉江碧荡。陕南山城,思富图强。两山夹一川,八山一水一分田。 一方1525平方公里的贫瘠土地上养育着18.2万石泉儿女,其中,有近7万贫困群体,1.44万户5.72万人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难,急迫移居搬迁。
科学规划 绘就扶贫搬迁新蓝图
  近年来,石泉县秉承城乡统筹、全域规划、区域突破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按照功能区划科学、人口布局合理、城乡产业对接、公共服务配套要求,以人口、产业布局为核心,系统规划水、电、路、气、讯、住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合理编制专项规划,精心谋划发展规划,相续制定了石泉县《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十二五”城镇体系发展及小城镇建设规划》、《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中高山区域综合开发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11个集镇总体规划与35个社区修建详规出台实施。积极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210、316国道及汉江为主轴、南部山水旅游、中部商贸观光、北部生态农业综合经济区的功能布局,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2个县城副中心镇、5个重点镇、9个集镇社区、100个新村社区为骨架的城乡居住网络体系。
凝智聚力 共建扶贫搬迁新家园
  多年来,石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搬迁工作。把移民搬迁与防灾减灾、危房改造、扶贫开发等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分类指导、相对集中,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基础先行、服务配套,有业安置、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精心规划布点,整合资金投入,强力推进建设。
  进城镇。加强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拉大骨架,提高品位,配套公共服务,完善市政功能,提升安居水平,鼓励有一定条件的搬迁户进城入镇落户。规划建设了杨柳新区、新堰片区、池河集镇西区、后柳镇廖家湾片区等移民社区,安置移民近万人。建新村。按照“方便生产生活、节约利用土地,相对集约集中”的原则建设镇、村社区安置点,统一“三通一平”,统一建房风格,由搬迁户自行修建或统一修建。
  入保障。对五保户、无建购能力的特困人群,统筹入住政府修建的保障房。将散居在高寒山区、滑坡灾害区的贫困户全部搬迁,从根本上解决脱贫安居的生存发展难题。
  整合项目建好安置点。将移民搬迁安置与农村安全饮水、通村道路、农网改造、沼气建设、社会事业等同步规划建设,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捆绑相关项目资金,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精心打造功能齐全、安全宜居的移民搬迁示范小区。
多元投资激发原动力。按照“政府投入基础设施、社会投入主体开发”的思路,组建了城乡开发公司和小额贷款担保公司, 建立融资平台,广泛吸纳金融、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移民搬迁基本建设,并投资兴产业、办企业,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全县开工建设的集中安置社区,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比例达80%以上,统筹城乡发展、助推脱贫致富迈出了新步伐。
励精图治 谱写脱贫致富新篇章
2013年,面临1400户5320人的年度搬迁安置任务,石泉县运筹帷幄,克难攻坚,干劲十足。启动扶贫开发五大工程实施方案与扶贫开发包抓帮扶方案, 以江南500户移民示范区、中坝扶贫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杨柳社区、池河镇安置小区、喜河社区、后柳镇小区等搬迁点建设,突出集中安置,优先解决危居贫困群众搬迁安置难题,加快规划选址,加大资金捆绑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健全搬迁户信用贷款和扶持产业发展、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等奖励机制,优化搬迁安置补助、税费减免和用地政策,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和移民搬迁政策宣传力度,扎实推进移民搬迁持续健康发展,倾情书写富民强县的壮美诗篇。(张宗艳 通讯员 张义胤)